< 我的天賦特質 > 我適不適合這個工作 / 科系 / 職業 / 使命?


針對適不適合的概念,組織行為學家已經有進行許多研究並分類

基本邏輯:「人和環境越契合,對他或組織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」

我們平常都使用 "適不適合" 來表達,

在實際研究中使用的英文單字是 fit,中文以 適配 或是 契合 來表達


為了讓這篇文章更親切,接下來會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說明 XD

如果要分析自己適不適合,

學者已經幫我們整理好可以思考的角度了 ~




人與環境契合 (person-environment fit)

1. 個人─組織契合 (person-organization fit)

我和這個組織在價值觀、目標等方面的相似程度。

具體來說,就是「這個組織的文化、

組織創辦人或高階領導者的理念」是不是和我契合。


2. 個人─團隊契合 (person-group fit)

我和團隊成員在價值觀、目標、性格、人際互動的相似程度。

這比較直觀,就是我和團隊其他人合不合得來 XD


3. 個人─主管契合 (person-supervisor fit)

我和直屬主管在價值觀、目標、性格、人際互動方面的相似程度。

這是許多人離職的重要關鍵... XD


好,前面三項是個人和其他人的互動,接下來是個人和工作的互動


4. 個人─工作契合 (person-job fit),可以分為三類


4-1. 需求─能力契合 (Demand-Abilities fit)

我的知識、技術和能力是不是足以勝任這個工作。


4-2. 供給─價值契合 (Supply-Value fit)

這個工作是不是能滿足我物質層面的需求,薪水、升遷發展等等。


4-3.  自我概念─工作契合 (Self Concept-Job fit)

這個工作是不是能讓我成為我想成為的那種人,類似自我實現。


雖然上面都是用工作這個單字,但大家在使用上可以自己調換一下

換成 科系 / 職業 / 使命 等等

有了這些具體的項目,大家應該比較容易發現卡住的地方在哪 XD




契合的概念,關鍵在於:每個人適合的、喜歡的都不完全一樣

讓我想起主日聽到兩個關於寶藏的小故事:

(1) 自家門前的樹

有人因為「自家門前的樹」遮住房子而覺得很鬱悶,
所以想要把它砍掉或賣到其他地方。
然而卻有另一個人因為沒有「自家門前的樹」而四處尋找,
結果就發現了那棵快被砍掉的樹且很喜歡。

如此一般,就算是<同一個東西>,
有人會把它當成「垃圾」並丟棄,
有人則會把它當成「寶藏」並帶走。

(2) 買土地

有人因為討厭<那塊地>,所以對他而言「賣掉就是寶藏」,
有人則因為需要<那塊地>,所以對他而言「買下就是寶藏」。

因此不可能「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寶藏」。
是按照各人的特質,「對自己而言是寶藏」。





就算別人不喜歡自己所得到的事物而說『不怎麼樣嘛!』,
就算別人不關心自己所得到的事物,
但如果自己得到了自己喜歡、想要並所願的事物,
就等於是得到了『寶藏』。

並非只有<黃金寶藏>才是『寶藏』,
每個人想要的事物、期盼的事物、需要的事物、所願的事物,
按照各人的特質,『對自己而言就是寶藏』。

得到自己想要、期盼、所願且尋找的事物,
就是<人生生活的寶藏>,也是<祝福>。


偉大的航道 XD

因為那並非別人想要的事物、特質不符,
所以有時他們會不珍惜、不關心、甚至批評自己選擇的道路,
但那對我們而言是寶藏,
因此不要理會別人的主觀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行了!
祝大家找到自己的方向 ^^


PS 下面會隨機跑出四篇相關文章,有興趣的可以繼續點來看

或是在右上方的標籤選擇  < 我的天賦特質 >

就可以看到系列文章囉~

留言